有趣的灵魂
1.《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经济生活》
作 者:李开周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2020/ I 267.3/1
馆藏地: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
本书为历史小品文集,作者从古代名人的经济活动着手,以细致的财务考察,带领读者深入古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一窥历史教科书中难以呈现的细节。
孔子是怎样过日子的?他办私学收入高吗?他周游列国的经费由谁买单?一生热爱和平的墨子主张和宣扬“兼爱”、“非攻”,他的维和经费从何而来?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之所以敢“不为五斗米折腰”,他隐居的资本又是什么?李清照夫妇爱好收藏碑文拓片和字画古玩,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支持这种昂贵的雅趣呢?书中为孔子、孟子、墨子、曹操、李白、李清照、唐伯虎、严嵩、海瑞、曹雪芹等十五位历史名人一一打上鲜明的财务印章,让一切不靠谱的浪漫都归于泥土。面对金钱,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最正常、最接地气的需求。但是,不同的人品又决定了他们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始终保持人格独立,不卑不亢,取之有道;有的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可观的报酬;也有的贪婪无度,令人发指。通过这些名人的财经故事,不仅使我们得以了解其日常生活,还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整体经济状况、不同阶层的生活水准、货币制度和度量标准。
书中每则故事皆有出处和考据,且文笔诙谐幽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2. 《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
作 者:叶永烈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索书号:2020/ I 267.5/22:V.1
2020/ I 267.5/22:V.2
馆藏地: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
这是叶永烈先生在继出版了《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书信集,包括两卷,共收录了作者与众多社会名流之间的往来书信以及与此相关的故事54篇。作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用温情的笔触,披露了每一篇书信背后罕为人知的名人故事,重现时代风云,追忆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悲欢离合。
本书有三大特色:其一,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跨越政坛、科学、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读之可以帮助我们领略名流贤达的风采,了解历史真容;其二,由于本书是根据第一手资料写成,所涉及的史料真实可信、感情真挚,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情怀;其三,书中每一个故事篇幅不长,都可以视为一篇短小的人物特写或回忆散文,加之书中的数百张珍贵历史照片,使该书兼具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时光会使信纸泛黄,而这些故事却永存心底。当你翻开书页,脑海里是否浮现出一张张泛黄的信纸?面字如人,他们仿佛正从文字里向我们迎面走来……
3.《有趣的灵魂:段召旭对话古典音乐大师》
作 者:段召旭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索书号:2020/ K815.76/2
馆藏地: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
本书通过钢琴演奏家段召旭教授与“作曲家虚拟访谈”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幕幕精彩的画面:我们熟悉的巴赫、贝多芬、舒曼等33位古典音乐大师从作品中穿越时空,出现在段老师的琴房里,与他侃侃而谈。透过他们彼此的对话,将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同时代作曲家的一些“小八卦”等交融在一起,从而多层面地展现出作曲家们的性格特点及其音乐风格。
我们过去接受音乐家“科普”时,似乎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音乐家要么贫穷、早逝,要么独身、高冷。事实上,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人并非那么清高,他们也会为了稿酬与出版商讨价还价,对待竞争对手也会同行相轻。他们也很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你可能不知道吧,贝多芬在煮咖啡时,每一颗咖啡豆都要精挑细选哦。大师们生活中的这些琐碎之事,非但无损其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反而觉得他们非常真实可爱。作者对音乐大师作品的见解和感悟,更是有助于提升读者对音乐的美学认知和哲学认知。
本书的访谈是虚拟的,但访谈内容皆出自翔实的音乐史实,书中作曲家所言都是历史资料的再现和重组。此外,作者还对文中涉及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的严谨。
每位作曲家的作品都是其内心世界的折射,当我们在字里行间与大师们对话时,也在接受音乐的熏陶,认识音乐家们有趣的灵魂。
4.《品西方文人》
作 者:刘小川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索书号:2020/ K815.4/1:V1
2020/ K815.4/1:V2
馆藏地:三楼地方文献阅览室
有人说,一个莎士比亚让英国人获得了数百年的文化自信,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对俄罗斯民族的贡献,是任何先进的计算机都无法测量的。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对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产生的影响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
本书选取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方经典文人为对象,运用现代眼光和平民视角,解下大师光环,立足人性,还原了海明威、雨果、萨特与西蒙波娃、海德格尔、凡高、毕加索等西方名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包括他们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生活风貌及心态意趣,让读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而领略他们独立而强大的个体精神和人格魅力。
作者以精妙的理性哲思和飞扬的感性文采,捕捉西方文人的“生命冲动”,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生活,并展开各个环节的生存阐释,图文并茂,宏观微观并重,将西方文人“品”出了新意和深意,读来妙趣横生,又不失思想的光芒。
温馨提示:以上文献仅限馆内阅读,不外借。
(地方文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