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为期20天的“2018年度汉藏文化交流第二期培训班(成都站)”在四川省图书馆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班是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统筹安排,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协办,四川省图书馆承办,是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汉藏文化交流工作重要内容。
四川省图书馆与西藏自治州图书馆共同合作,结合西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学员职业构成,充分发挥四川作为“汉藏走廊”的特点,以提升西藏基层公共文化骨干同志现代管理水平,提升职业素养,拓展视野,把握文旅行业的发展趋势,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效能为培训目标,为24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基层文化骨干制定了详尽的培训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张炜、四川省文化馆馆长吕骑铧、四川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林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炎平、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院长刘勇、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凡、四川省旅游学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文路、绵阳日报首席记者张莉、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谭发祥及读者服务部主任牟文兵、湖南图书馆综合业务部组长徐凯及省内阿坝州图书馆馆长王文、眉山市图书馆馆长赵学军等14位专家学者为学员进行了专题授课。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在授课
四川省文化馆馆长吕骑铧在授课
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张炜在授课

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谭发祥在授课
学员们非常认真地在听课
同时,培训学习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蒲江明月村非遗节、四川省藏文古籍搜集保护编目院、四川康巴卫视、中国民族博物馆成都馆,并在成都图书馆、成都文化馆、锦江区和成华区的图书馆与文化馆进行了实习观摩,并参加了四川省图书馆向全国直播图书馆公开课——巴蜀讲坛讲座。
参观成都市文化馆
参观四川省藏文古籍搜集保护编目院
参观四川康巴卫视
为了丰富学员培训期间文娱生活,四川省图书馆与西藏自治州图书馆还联合组织了文化交流、拓展联谊活动,为身在异乡的西藏学员们送来温暖。
开展拓展联谊活动
在川图跟班交流学习
在结业仪式上,四川省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余江做了总结。班委会与班级辅导员共同评选出了六位优秀学员与一位优秀班干部,优秀学员与学员代表做了总结发言,所有学员都撰写和提交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仪式上还观看了培训花絮,大家回顾了这20天在成都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次汉藏文化交流培训班旨在推动西藏、四川两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24名学员来至于西藏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有图书馆和群众艺术馆的,还有文化和旅游局及文化站的。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提到了此次学习的主要成效: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学习又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文化骨干作为文化工作的中流砥柱,对全面增强文化自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对做好今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为西藏文化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部分学员心得体会截图
小贴士
汉藏文化交流项目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文化共享工程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模式拓展至少数民族地区,以数字化促进汉藏文化交流融合的国家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区域品牌活动。在文旅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领导下,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甘肃五省藏区公共数字文化联动,以国家公共数字工程为依托,将“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模式延伸至少数民族地区,以数字化促进汉藏文化交流融合,提高藏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公共文化惠民新举措。
(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