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行知教育文集》
作者:陶行知
索书号:2017/G40-09/2/
四川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这部《陶行知教育文集》让我们与这个大教育家的思想有了更进一层的亲密接触。文集的最前面选了两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及“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今天我们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2. 《哲人疯语--当代哲学思想中的奇谈怪论》
作者:刘永谋等
索书号:2017/B261/2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理论普及读物,为自主策划的“中国名校名师大讲坛”系列之一。主要宣讲一些理论知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该书以20世纪以来的哲学家、思想家为对象,阐述他们在思想上、理论上提出的大胆观点,甚至是一些在时人和后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奇异表现,以便大家能了解这些哲学家、思想家真实的精神面貌和不拘一格的个性,也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3.《当民国文人有了朋友圈》
作者:郁馥
索书号:2016/K825.4=6/12/
天地出版社
民国时期是新旧思想的碰撞时期,民国文人的爱情往往任性而不顾一切。鲁迅、徐志摩、郁达夫……,倘若民国文人也有朋友圈,他们会发些什么样的状态呢?该书巧借时下流行的“朋友圈”的互动性,为每一篇小传的传主创设生动的微信话题,以传主发微信的形式突出故事的关键环节,以朋友圈留言或发表情的方式体现相关人物与传主的关系,并推动故事的发展。作者文笔幽默风趣、情感细腻鲜活,往往有神来之笔,逗趣而不失严谨,令人既为故事称快,也为作者喝彩。
4.《四川人在台湾》
作者:苏东来等
索书号:2016/K820.871/1/
四川人民出版社
该书以四川人在台湾生存、创业、发展为脉络,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自秦汉以来,川台之间的渊源及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情况,讲述了四川和台湾的“缘分”。通过走访调研,收集编纂了大量珍贵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同时还收录了大量赴台川人的日记、笔记等资料,讲述他们赴台的艰辛过程以及在台心路历程。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其中包括打破两岸坚冰第一人——四川遂宁人王锡爵;著名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词作者——四川三台县人邓禹平的世纪绝恋故事;还有台湾知名作家琼瑶离别大陆39年后回到四川探亲寻根的故事等等。通过赴台川人故事,探讨川人对台湾文化社会的影响。
5.《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作者:王笛
索书号:2016/TS971.21/2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中国掀起的都市研究热潮中,《茶馆》可说是一本独特的史学著作。成都茶馆所象征的传统生活世界从来就没有完全支离破碎,它仍旧存在于历史的暗处。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可以说是以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个实践。
(参考咨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