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推荐:精彩人生
芸芸众生中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是“你”,会有怎样的人生呢?如果每人都能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该有多棒!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过,你也不必心存遗憾。虽然每个人只有一种人生,但我们可以借助书籍,透过他人的命运,在精神上去经历一次别样生活的洗礼。
本期推荐的四本图书将陪伴大家踏上四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无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跌宕起伏的宫廷生涯,还是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亦或是德国现代著名作家汉斯·法拉达在纳粹肆虐期间九死一生的劫难,以及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优雅唯美的艺术人生,相信这一切除了带给我们无限感慨之外,也使我们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些许影子。
在别人的人生中省视自我,在自己的人生中超越自我,进而从容地过好属于自己的一生——这也正是本期编者要向读者表达的美好祝愿!
一.Elizabeth I & Her Circle
《伊丽莎白一世和她的社交圈》
作者:Susan Doran 索取号:K835.617
本书内容主要讲述伊丽莎白一世在家族中以及宫廷内部圈子里的私人关系和政治关系。
作者苏珊.朵拉运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包括私人信件、画像、诗歌、戏剧和国家文件,揭示并分析了女王与她周围的人际关系,再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格兰生动、且常常富于戏剧性的政治生活。本书从多重观点讲述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同时对历史上围绕伊丽莎白形成的许多流传甚广的神话提出了质疑。
伊丽莎白的家族关系对她的个人发展和政治统治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朵拉探寻了伊丽莎白与父亲亨利八世之间的情感,她的父亲曾下令处死了她的母亲。朵拉研究了年青的伊丽莎白和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间的密切关系,还探究了她与同父异母的姐姐及其表姐苏格兰女王玛利亚的关系是否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恶劣。书中还讲述了伊丽莎白与她的萨福克表兄们及苏格兰女王玛利亚的继承人詹姆士六世之间令人担忧的关系。
对伊丽莎白一世而言,她与宫廷里群臣和顾问们的关系也至关重大。作者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挖掘,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宫廷内部的生活以及其中的人物个性,对不少有趣的猜疑进行了探索:比如,伊丽莎白是否在性方面嫉妒她的宫女?外表迷人的男宠操纵着宫廷吗?她与莱斯特伯爵的长期交往暴露他怎样的野心和她怎样的性格?为什么埃塞克斯伯爵在她统治的最后几年失宠失势?她是如何与具有影响力的资深大臣塞西尔斯、弗朗西斯.沃尔辛汉姆等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是这些大臣操纵她,还是她自己在进行政治统治呢?宫廷里的男男女女又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位要求极其严格的女王呢?
作者苏珊.朵拉是牛津耶稣学院的资深都铎史研究成员,写有很多有关都铎史的著作和文集,也经常参加广播、电视中的访谈节目。
二.James Madison: A Son of Virginia & a Founder of the Nation
《詹姆士.麦迪逊:弗吉利亚的儿子及国家缔造者》
作者:Jeff Broadwater 索取号:K837.127/B863
关于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士.麦迪逊的长篇传记和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著述已经非常多了。然而,由杰夫.布洛德沃特撰写的这本书却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作者试图提供更为丰富、连贯流畅的素材,使读者看到一个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人物。正如作者希望的那样,他想带给大家一个“本质的詹姆士.麦迪逊。
1751年3月16日,詹姆斯·麦迪逊,出生于南方大种植园主家庭。他在 1809年--1817年期间出任美国第四任总统,作为一名政治家,麦迪逊获得了罕见的成功。有人认为:在美国历史上,除了乔治·华盛顿之外,詹姆斯·麦迪逊是国家创始人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位。法国外交官路易斯·奥托曾这样评价他:他经常低调地工作,有时甚至谦逊地掩盖自己的成就。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来自他的奉献精神以及与之匹配的其它必然因素。
通常,麦迪逊主要被人们视为系统的政治理论家。然而,儒雅谦逊的他也是一位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在革命时期为了国家的稳定而努力奋斗。在本传记中,作者聚焦了以下内容:麦迪逊在争取弗吉尼亚宗教自由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他在政党体系演进过程中的地位、他与多利.麦迪逊之间的关系、他在战争期间作为总指挥的丰功伟绩,以及他对奴隶制度所持的观点。作者认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像麦迪逊总统那样告诉我们更多关于美国共和制的起源了。
作者杰夫.布洛德沃特是美国巴顿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也是传记《乔治.梅森》的作者,该书获得弗吉尼亚历史学会颁发的理查德.斯兰顿奖(注:该奖用于奖励优秀传记作者)。
三.A stranger in my own country
《在自己祖国的陌生人》
作者:Hans Fallada 索取号:K835.165.6/F194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作者是德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汉斯·法拉达。
汉斯·法拉达原名鲁道夫·威廉·弗雷德里希·迪岑, 他的笔名源自格林兄弟的童话故事。在德国文坛中,他的创作立足于现实主义,擅长写小人物,由于他对魏玛共和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为纳粹当局所不容,不仅他的作品遭到封杀,其本人也被关进了监狱,饱受折磨。此后,他不得不只写一些与政治无关的消遣小说与自传体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小男人》、《狼中之狼》、《独自在柏林》等。
1944年的秋天,汉斯·法拉达坐在监狱牢房里面,总结了他在独裁统治下的生活以及在禁闭的条件下经历的无尽恐惧,悄悄写下的了“狱中笔记”——《在自己祖国的陌生人》。
在汉斯·法拉达的其它小说中,忏悔的写作方式并不常见,但在1949年这个期间,精神和情感上的自我反省成为了一种生存策略,他把他的政治抱负写在了纸上。“我知道我疯了,我不仅冒着自己一个人的生命危险,而且还有其他许多的人……”他将有关间谍、对时局的谴责、当代友人等内容写入了作品中。本书内容紧扣汉斯·法拉达一生的经历和小说成就,展示了他非凡的创作才能,也揭露了纳粹的残酷暴行。
许多年来,人们都以为汉斯的这部作品丢失了,现在它首次以英文出版,也算是人们对这位天才作家的一种告慰吧。
四.Andrey Hepburn:Portraits of an Icon
《奥黛丽.赫本:一位偶像的肖像》
作者:Terence Pepper 索取号:K835.615.78/P424
这是一本对奥黛丽·赫本的肖像摄影进行探索的著作,作者研究了赫本的照片被出版和消费的情况,阐明了整个20世纪与她的这些形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正如举世公认的那样,赫本无疑是世界上最具摄影性的人物之一。在她去世后的二十年里,她的形象依然鲜活如初,就如现在的国际影星一样为人们所熟悉。这位出生于比利时的英国女演员,一生中出演过《罗马假日》、《滑稽的脸》、《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以及《路上的两个》等电影,她的形象和演技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广泛认可。她的人气一直持续,其形象在国际上也被广为模仿。
赫本的职业生涯包括几个阶段:从她早年在伦敦担任芭蕾舞演员和在伦敦西区当舞台演员,一直到她在好莱坞成为电影明星的全盛时期,以及她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特别大使的最后几年。在此期间,摄影师们为她拍摄了超过145幅的肖像图片。除了摄影工作之外,摄影师的镜头也定义了赫本的形象,塑造了她的职业生涯。书里的照片都是在赫本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拍摄的,以及在拍摄家庭片和非正式的档案新闻图片时所拍摄的。
赫本有着模特的特征、身高以及姿态,她与许多时装设计师都合作过,尤其是休伯特.纪梵希。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一些著名杂志的封面上,如《时尚芭莎》。
本书所选图片精美绝伦,读者在欣赏奥黛丽.赫本优雅动人的形像之时,也能体会到她迷人的外表下所蕴藏的内在美。
作者特伦斯·佩珀是伦敦国家肖像画廊的高级顾问,也是赫本肖像展的共同策展人。从1978年到2014年,他担任该画廊的副馆长。他过去策划的展览包括:1981年的诺曼·帕金森(注:英国时尚及肖像摄影家)、1989年的刘易斯·莫雷(注:摄影家)、1991年的多萝西·威尔丁(注:英国著名社会摄影家)、2001年的霍斯特·P·霍斯特(注:德国时装摄影家)、2004年的塞西尔·比顿(注:英国摄影家、时装设计师)和2013年的曼·雷(注:美国摄影家、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出版物包括获奖的《名利场》(2008年),从披头士到鲍伊(2009年)和霍帕肖像(注:2011年与他人合著)。
温馨提示:
以上图书存放于六楼外文台港澳阅览区;仅限本区阅览,不外借,请见谅。
(四川省图书馆报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