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成博 肖姗姗
12月18日(周六)下午16:00,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四川省图书馆协办的“天府文艺讲坛”,将在四川省图书馆继续和大家相约。这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世界诗歌运动(WPA)协调委员会协调员、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将做客讲坛,在四川省图书馆第一学术厅,开启一场文艺之旅。届时,他将以长诗《裂开的星球》为例,和读者谈谈疫情背景下的个体写作与诗歌的人类意义。
2020年4月,他创作了500行的抒情长诗《裂开的星球》,副题是“献给全人类和所有的生命”。作为一首抗疫抒情诗,吉狄马加的抒情视野相当开阔,他满怀信念地唱道:“我不知这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这个世界将被改变/是的!无论会发生什么,我都会执着而坚定地相信——/太阳还会在明天升起,黎明的曙光依然如同爱人的眼睛……”
吉狄马加从咏唱大凉山步入诗坛开始,到如今发表的这首长诗,是经历了一个转折——或者说拓展过程的。如果说这个过程是以新旧世纪的交替为界,来划成两大阶段的话,那么,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写诗到20世纪末止,他的诗基本上以大凉山地区为背景,抒唱了相对时空中彝族人民的生活变革。而21世纪以来,他的抒情空间则扩大了,开始对世界发出一个中国诗人的声音。在这个阶段创作的几首抒情长诗有抒唱民族文明建构的《大河》,抒唱精神文明建构的《致马雅可夫斯基》和抒唱生态文明建构的《我,雪豹》。这三首抒情长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称之为人类文明建构三部曲。而《裂开的星球——献给全人类和所有的生命》,则是这三部曲的综合,一次宏观抒情的延伸,具言之,即星球本体文明建构在绝对时空中的展现。
当天的讲座还邀请到周东、董凡,现场朗诵吉狄马加的诗歌《裂开的星球》,用声音带领读者进入诗歌世界。更多精彩,等你来现场解锁。
据了解,为加强新时代文艺工作,助力四川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四川日报全媒体精心谋划推出“天府文艺讲坛”活动,该讲坛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论坛、讲堂,定位为文艺类、大众化、成系列的知识性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直播+点播”、“名家讲述+互动提问”和设置“专题、系列”的方式,邀请国内文艺名家和专家学者在四川省图书馆开讲,以此提高读者艺术欣赏水平,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同时,该讲坛也是指导文艺作品创作、传播、交流的平台,激发我省文艺工作者打造文艺精品。
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文化名家学者“讲名作”、“谈创作”,深入浅出地阐释那些流传至今的文艺经典作品,以及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飞天奖、荷花奖、牡丹奖等等国家级大奖的文艺精品名作,赏析名作里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传统美德、气质风范和家国情怀,以及所传承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参与方式
读者朋友们点击下方图片进行报名,额满为止。
↓↓↓
主讲嘉宾简介:
吉狄马加:曾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郭沫若文学奖荣誉奖、庄重文文学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柔刚诗歌荣誉奖、国际华人诗人笔会中国诗魂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卓越诗歌奖、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波兰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奖章、瓜亚基尔国际诗歌奖、委内瑞拉“弗朗西斯科·米兰达”一级勋章。
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凉山西昌邛海国际诗歌周以及成都国际诗歌周。
主要作品:诗集《初恋的歌》、《鹰翅与太阳》、《身份》、《火焰与词语》、《我,雪豹……》、《从雪豹到马雅可夫斯基》、《献给妈妈的二十首十四行诗》、《吉狄马加的诗》、《大河》(多语种长诗)等。
温馨提示:报名成功的读者需提前通过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