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名:
密 码: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首页

    Home page
  • 馆藏资源

    Collection resources
  • 读者服务

    Reader service
  • 行业资讯

    Industry consultancy
馆藏资源
  • 馆藏推荐
  • 实物馆藏
  • 数字馆藏
  • 自建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推荐
大千世界(五)泼墨泼彩
发布日期:2020-12-24   点击:16686

大千先生的山水画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六十岁之前主 要以临习、探究和领悟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时期,以及六十岁以后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泼墨技法与西方色彩观念和抽象表现主义相融合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时期。

此次荐书的主题就是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山水画。这种从传统绘画的内部去找寻突破,以色墨交融和意象表达为创新的绘画创变,让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和世界绘画史都留下重要的一页,也让中国的山水画在呈现表达形式更上一层楼。


1. 《中国泼彩山水画史》

作 者:邵晓峰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2013/J212.26/5

馆藏地:一楼张大千文献中心



《中国泼彩山水画史》是一本以中国泼彩山水画的发展和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书中讲述了泼彩山水画的起缘,以张大千、谢稚柳等画家为主的中国泼彩山水画发展,中国泼彩山水的理论构建以及泼彩山水对当代绘画演进的意义,是一本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书。

中国泼彩山水画的理论构建是书中最能引人入胜的章节,此章节用清晰易懂的文字将泼彩山水画从意象的由心表达到技法的多变呈现,再到泼彩山水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关联,使读者能从书中对中国泼墨泼彩山水画有系统的理解和学习。



书中提到,泼墨作为一种绘画技法早在唐朝便有,明代、清代甚有画家在其所著书籍中提及泼墨技法的特别之处。如明代画家李日华在其所著《竹懒画媵》中写到:“泼墨者用墨微妙,不见笔迹,如泼出耳。”清代沈宗骞也在《芥舟学画编》提到:“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但古代绘画中使用泼墨技法的画作鲜少,到近代虽有金城已作泼墨泼彩山水画但影响不大。直到大千先生晚年变法,将传统绘画的泼墨技法与西方色彩观念和抽象表现主义相融,再把从临摹敦煌壁画所习得的浓郁却清丽的彩墨呈现方式运用其中,以墨表意、天人合一,融创了全新的泼墨泼彩技法山水画。


2. 《名家翰墨:张大千山水画特集》

总 编:许礼平

出版社: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台湾)

索书号:J2/10/ZDQLC

馆藏地:一楼张大千文献中心



《名家翰墨:张大千山水画特集》是以大千先生暮年以泼墨泼彩技法创作的山水画为主题的专集画册,这本山水画特集中主要收录了大千先生自1959年到1983年间的部分精品泼墨泼彩画作,包括《黄山前后澥图》、《青城山》四连屏等精心绘构的长卷山水图。

《黄山前后澥图》是大千先生七十一岁时精心绘制的泼墨泼彩山水长卷,无论是所附手书《黄山游记诗》,还是画作本身,都是大千先生泼墨泼彩山水画中难得的精品。画册不仅将整个长卷清晰地印刷展示,并编入现代画家黄天才对《黄山前后澥图》的赏析和评价,还把长卷的细节放大分页展示,使读者在感叹于大千先生洒脱豪迈的运墨泼彩同时,又能更深刻地理解大千先生画中精心勾勒的细节点点。



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山水画作已然超脱出客观的山水具象,是一种化大象于无形的呈现,以彩墨表内心、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地把墨泼洒,任墨随意流动,待画面上形成抽象的形状之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与客观物象,以简单的笔画将具体物象勾勒。亦虚亦实、似物无物,恰好展现了大千先生独特的品格、对自然超高度的审美感知,以及“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道家思想。


大千先生晚年变法之时并没有停止对传统绘画的继续探究和发扬,而是互补互长,相得益彰。既延续了传统又富有现代艺术气息,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阅读推荐:

1. 《张大千山水画集》

索书号:2018/J222.7/66/

一句话推荐:画集中印制了从大千先生早期的仿制画作到晚年的变法画作共127幅,清晰全面,一饱眼福。


2. 《奇丽的清川叠翠:张大千山水册》

索书号:2016/J222.7/66/

一句话推荐:对大千先生的山水画做总探缘,对传统山水画和泼墨泼彩山水画做具体分析,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温馨提示:以上文献仅供馆内阅读,不外借。


(地方文献部)

相关信息  RELEVANT INFORMATION

异域书香.外文图书推荐(五)

新书上架

天府书韵(八) 食物记

新书上架

新书推荐(十)

川版新书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异域书香.外文图书推荐(七)

港台书斋(一)

  • 友情链接:
  •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 |
  • 省内公共图书馆 |
  • 文化旅游机构
  •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西路4号
  • 邮编:610015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四川省图书馆 蜀ICP备120075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