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先生诗书画印造诣皆精,尤以绘画一门成就最大,其中又以山水画最具特色。大千先生以山水画家必须先通天地奥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脑海澎湃汹涌,才能下笔不难的虔诚之心,以自然为师,历览名山大川,亲眼手记,绘得幅幅磅礴灵秀之作。此次我们的荐书主题便是大千先生的山水画。
1. 《张大千:千山大千:五百年来一大千》
撰 文:何恭上
出版社:艺术图书公司(台湾)
索书号:2018/K825.72/29/
馆藏地:一楼张大千文献中心
《张大千:千山大千:五百年来一大千》以大千先生的山水画作为主题,以其绘画生涯为时间主线,从早期师古临古仿绘名家山水,积累深厚的山水绘画功底;到中期历览名山大川,怀丘壑于心中;再到后期自创泼彩技法,生烟云于笔底,讲述了大千先生如何一步步地达成山水画华彩空灵的成就。
从22岁起,大千先生便开始了他的山水之路,又于1935年在故宫担任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室指导员,见到许多古人名家的山水画作真迹,得到珍贵的学习机会,绘画技艺渐进提升。画册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大千先生通过临古,从石涛、董源、王蒙、巨然等绘画大家的名作中习得运笔着色、意境表达的技法,又通过古人的原作与大千先生的仿作对比,展现大千先生“师古不泥古”的技法和意境提升。
作为蜀中人,大千先生对蜀中山水一直有深深的眷念之情,正如他诗中所写:“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画册的后半部分主要展现和讲述大千先生与蜀中名山胜景——峨眉山、剑阁、夔门、巫山、青城山的渊源深情。
峨眉是大千先生认为蜀地最引以为傲的名山,他曾五次登上峨眉山,有关峨眉山的故事和画作多不胜数。画册中收录展示有关峨眉山的画作就有22幅,峨眉山的晴雨朝暮之景、灵毓秀丽之气在大千先生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青城山于大千先生有着更特别的感情,旅居他国时,常于午夜梦回之际起身绘出心中的青城情。大千先生曾在青城山居住有三年之久,期间所绘与青城相关的画作不下千幅,画册中虽仅收录了8幅大千先生笔尖的青城山清幽空灵之景,却宁静深远,含着浓浓的故乡情谊。相较于前两景,剑阁、夔门、巫山画作虽少,画册中仅分别收录4、2、9幅,却幅幅展现蜀中名山的苍郁雄浑之气。
2.《名家翰墨:张大千前期山水画特集》
总 编:许礼平
出版社: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台湾)
索书号:J2/10/ZDQLC
馆藏地:一楼张大千文献中心
《名家翰墨》是以介绍赏析名家画作墨宝和分享现当代艺术市场行情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期刊图书,每一期都以一位名家的作品分析分享为主题,自1990年创刊后颇受热爱艺术的读者喜爱。《名家翰墨:张大千前期山水画特集》主要收录大千先生自1925年到1958年间的山水画作精品125幅,包括名作《仿石涛溪南八景图》、《仿巨然晴峯图》等,并配以学者对大千先生前期山水画的解读和评析。
大千先生绘画生涯的前期,主要指大千先生60岁左右以前,前期又分为40岁以前和60岁以前两个阶段。40岁以前“以古人为师”,40岁到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图书中编入编辑部和5位学者所写共7篇文章,不仅对大千先生前期山水画作深入的评析,还对大千先生艺术生涯作清晰的时间梳理,从1899年大千先生于四川内江出生,到1983年于台湾病逝,时间连贯,条理清晰,并于每一时间后精简记录大千先生在当年的主要行程和成就,有利于读者从一篇文章中便能以最快、脉络最清晰的形式了解到大千先生的一生。
徐悲鸿先生曾誉大千先生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大千先生作为极具天赋的画家、古画仿制者,其作品长久以来都受世人的热爱和追捧,真迹的拍卖价格更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攀升。在图书的后半部分,《名家翰墨》调查组给出自1980到1993年,大千先生的书画作品在国内外的详细拍卖资料,以供大千先生的书画收藏者参考,也让大千先生书画的爱好者从市场的角度了解大千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大千先生也认为绘画应先“万里写入胸怀中”。只有见闻广阔,将山川泉流熟于心中,才能下笔有神,表意自己的画境情怀。于是,大千先生在其绘画生涯的前期,遍览名山大川,三上黄山、五登峨眉,上溯下学,将仿古所学技艺与以自然为师所学心境不断陶铸融合,终形成工写俱能,多变善化的自家风格,为后期冲破樊篱,独创宏大壮伟的泼彩山水画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推荐:
1. 《张大千张善子黄山记游》
索书号:2018/J222.7/193/
一句话推荐:珍贵的大千先生四上黄山照片和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画
2. 《张大千话语录》
索书号:2018/J212/40
一句话推荐:大千先生以其绘画经验和心境讲述如何画好山水画
温馨提示:以上文献仅供馆内阅读,不外借。
(地方文献部)